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

法醫挑戰禁忌話題 大學談生死


(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27日電)「你們誰敢自殺,我就把他的衣服扒光,拍照當教案!」新竹地檢署法醫楊敏昇在大學教授生死學,用幽默的口吻談論死亡,讓冰冷的禁忌話題成為學生爆滿的通識課。

幾乎每天都與往生者接觸,楊敏昇看盡生命的起落與人情冷暖,他把自殺照片拿來當教材,不管是災難、車禍、跳樓、溺、謀殺等案例,怵目驚心的景象,嚇得學生花容失色。不過,在他精彩的論述下,這些真實案例成為最生動的生命教材,赤裸裸的死亡話題沒把學生嚇跑,每學期選課的學生不減反增。

對大學生來說,死亡是可能遙遠的。為了讓這些年輕人認識生命,楊敏昇不只分享自己當法醫的經驗,也帶學生走進墓園,甚至讓學生見習殯葬業者的遺體清洗美容示範,帶領學生思考生命的尊嚴。

今年,他在中華大學開設生命關懷課程,並在玄奘大學開醫事倫理課,話題圍繞代理孕母、安樂死、醫療糾紛和墮胎等。雖然法醫工作忙碌,但楊敏昇卻犧牲下班時間四處講課,就算疲累,他仍樂在其中,因為這是他畢生的志願。

他說,他從小調皮搗蛋,總是被老師罰站,但卻立志當老師,「或許就是不服氣吧!」

出身司法人員家庭,楊敏昇唸的是放射、醫檢領域,27歲進入專科教書,原以為會一輩子當老師,卻因緣際會轉行做法醫;後來想進修犯罪領域,卻因為錯過報考時間,意外進入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。

來自醫學背景,楊敏昇對於生死所的哲學訓練原本很排斥,畢竟,理工講的是「去繁就簡」,但人文思考卻是「上下無限延伸、左右無限寬廣」,研究所前半年,楊敏昇幾乎唸不下去,但他將課堂所學結合平日的法醫經驗,竟愈讀愈有興趣,也成為他日後投入生命教育的基礎。

楊敏昇說,他的求學歷程並非一帆風順,他常以自身經歷勉勵學生「英雄不怕出身低」。

他說,對大學的法律系學生來說,律師並非唯一出路,所以他也鼓勵學生考法警,畢竟,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。教書多年,他最感欣慰的就是這些學生沒有變壞。教師節前夕,他翻閱著一封封學生傳來的祝賀簡訊表示,這些畢業多年的學生還能想到他,「這就是當老師最好的回報」。990927
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
推薦網站: 利潤試算, 二胎房貸, 第一銀行, 華南銀行, 彰化銀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